黨建與企業文化
Party Building and Enterprise Culture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
/
再劃重點!3萬字總報告58次談到文化,貫穿全文15個部分!

再劃重點!3萬字總報告58次談到文化,貫穿全文15個部分!

  • 分類:學習園地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22-10-26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

再劃重點!3萬字總報告58次談到文化,貫穿全文15個部分!

【概要描述】

  • 分類:學習園地
  • 作者:
  • 來源:
  • 發佈時間:2022-10-26
  • 訪問量:0
詳情

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二十大報告對文化事業篇章的表述對比

 

01

第一部分 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提到:

 

五年來,我們堅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蹄疾步穩推進改革,紮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積極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實施脫貧攻堅戰,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維護國家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大力度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全方位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十年前,我們面對的形勢: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網絡輿論亂象叢生,嚴重影響人們思想和社會輿論環境;民生保障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國家安全受到嚴峻挑戰等。

對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文化方面這樣描述:我們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網絡生態持續向好,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我們隆重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青年一代更加積極向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

 
 

 

02

第二部分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提到: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們必須堅定歷史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不斷賦予科學理論鮮明的中國特色,不斷夯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基礎和群眾基礎,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牢牢紮根。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其中提到:必須堅持自信自立。我們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積極的歷史擔當和創造精神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既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03

第三部分 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 提到: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發展途徑和推進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點。我們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不好高騖遠,也不因循守舊,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持續推進。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我們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我們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到二〇三五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邁上新的大臺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新發展格局,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臺階,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社會保持長期穩定,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主要目標任務是,主要目標任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基本形成;全過程人民民主製度化、規範化、程序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更加完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不斷增強;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國家安全更為鞏固,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如期實現,平安中國建設紮實推進;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進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04

第四部分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提到: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這一部分提到:
  •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 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製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
  •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部分提到:
  •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紮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 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05

第五部分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提到:

在完善科技創新體系部分提出,培育創新文化,弘揚科學家精神,涵養優良學風,營造創新氛圍。
 

 

06

第六部分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 提到:

在加強人民當家作主製度保障方面,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製度、基本政治製度、重要政治製度,拓展民主渠道,豐富民主形式,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07

第七部分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提到: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08

第八部分 增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提到: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製度,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一)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製,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培育壯大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

 

(二)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人心、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持續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人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融入社會發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深化全民閱讀活動。完善誌願服務製度和工作體系。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製。發揮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的精神引領、典型示範作用,推動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做先鋒。

 

(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家和規模宏大的文化文藝人才隊伍。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深化文化體製改革,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強城鄉建設中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五)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09

第九部分 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提到:

 

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紮實推進共同富裕。

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10

第十部分 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提到:

 

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汙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汙、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方面,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方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11

第十一部分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提到:

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製,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健全國家安全體系方面,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方面,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築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12

第十二部分 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 提到:

加強軍史學習教育,繁榮發展強軍文化,強化戰鬥精神培育。
 

 

13

第十三部分 堅持和完善「一國兩製」,推進祖國統一 提到:

發揮香港、澳門優勢和特點,鞏固提升香港、澳門在國際金融、貿易、航運航空、創新科技、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地位,深化香港、澳門同各國各地區更加開放、更加密切的交往合作。

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製度和政策,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14

第十四部分 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提到: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國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繁榮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中國堅持對話協商,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推動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推動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我們真誠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15

第十五部分 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提到:

在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中提到,深化標本兼治,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幹幹凈凈做事,使嚴厲懲治、規範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不斷取得更多製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

圖文來源:言之有範
編輯:保利文化黨群工作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版权所有: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25A    电    话:(010)64082666     邮    箱:blwh@polyculture.com.cn

传    真:(010)64082662     邮    编:100010    京ICP备0501412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5869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SEO标签

版权所有: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号新保利大厦11层    电    话:(010)64082666     邮    箱:blwh@polyculture.com.cn

传    真:(010)64082662     邮    编:100010    京ICP备0501412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5869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  SEO标签

友情链接:  

这是描述信息

关注公众号

版權所有: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朝陽門北大街1號新保利大厦11層   電話:(010)64082666     郵箱:blwh@polyculture.com.cn

傳真:(010)64082662郵編:100010    京ICP备0501412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5869    Powered by www.300.cn  SEO   查看營業執照

友情链接:  

線上客服
客服熱線
010-64082666 010-64082666
服務時間:
8:00 - 24:00